在谷歌團隊工作的4年多時間里,我參與評估了近1500個不同的產品和項目,試圖找出哪些適合進行SEO代運營。然而,結果令人意外——適合SEO代運營的項目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其中,有些產品本身不適合SEO,有些雖然產品有潛力,但企業現狀卻不具備開展SEO的條件。更令人擔憂的是,受大環境影響,這個比例還在持續下降。換句話說,許多正在尋找SEO代運營的企業,可能正走在一條不適合自己的道路上。
如果貿然開展SEO代運營,損失的不僅是代運營費用。更大的成本是人力、時間和機會成本。因此,我強烈建議企業在決定開展SEO代運營之前,一定要謹慎評估。接下來,我將分享在產品本身適合SEO的前提下,什么樣的企業更適合開展SEO代運營。
一、決策人對谷歌SEO有常識性認知
在與企業溝通時,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希望快速提升主要關鍵詞的排名,并且要求保證詢盤數量。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谷歌的算法是不斷更新和變化的,這意味著搜索引擎結果頁面(SERP)也會隨之變動。同時,競爭對手也在持續優化他們的SEO策略。在這種動態的環境中,我們只能全力以赴,爭取獲得更好的排名。
此外,對于大多數有競爭的產品,SEO的周期非常長。以機械行業為例,除了那些點擊成本(CPC)過高的個別產品外,SEO詢盤成本通常需要到第二年的下半年才能與競價成本持平,這已經是相當理想的情況了。在前期,SEO的詢盤成本往往高于競價成本,因為SEO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當流量逐漸增加時,詢盤數量才會隨之上升。
如果企業老板希望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詢盤,那么谷歌廣告可能比SEO更適合。SEO需要企業有足夠的耐心和決心,在短時間內看不到太多詢盤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投入資源,優化企業自身和產品。
二、企業年出口額在300萬至8000萬之間
SEO從來都不是免費的。網站搭建和維護、SEO代運營費用、外鏈建設、素材制作等,這些成本加起來,企業每年至少需要投入8萬至20萬元。如果企業的出口額過低,可能連SEO的投入都無法覆蓋。
而對于出口額較高的企業,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通常會選擇組建自己的線上運營團隊,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對接SEO工作。從這個角度看,SEO代運營確實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如果做得不好,客戶可能會選擇放棄;而如果做得太好,客戶可能會組建自己的團隊,不再依賴代運營。
三、外貿團隊規模在2至10人之間
SEO的本質是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企業的員工對產品的專業度和市場信息的把控能力肯定比代運營團隊更強。因此,在前期,企業需要有人與代運營團隊進行專業知識和市場信息的對接,并協調提供相關素材。只有當代運營人員真正了解產品和客戶時,才能制作出有價值的內容。SEO代運營并不是一種“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企業不能簡單地將任務交給代運營團隊后就不再過問。
我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企業在支付代運營費用后,就不再配合提供素材或對接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果企業的外貿團隊規模較大,那么再增加一兩個專門的運營人員也并非難事。因此,企業在考慮SEO代運營時,需要評估自己是否具備以下條件:對SEO的效果預期是否合理,是否能夠接受SEO的長期性,是否有能力在專業性方面與代運營團隊配合,以及是否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
SEO代運營并非適合所有企業的萬能方案。企業在決定開展SEO代運營之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估:
決策層的認知:是否理解SEO的動態性和長期性?
企業的資金實力:是否能夠承擔SEO的持續投入?
外貿團隊的配合能力:是否能夠與代運營團隊緊密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產品和市場的適配性:產品是否適合SEO,市場是否有足夠的潛力?
只有在滿足這些條件的情況下,SEO代運營才有可能為企業帶來長期的回報。否則,企業可能會在不適合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未來,我還會分享如何判斷一個產品是否適合進行獨立站的谷歌推廣。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企業在SEO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