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我們將見證創造力與創新的奇妙融合,這種融合無疑會點燃我們的想象力。今年,設計領域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多樣性,從大膽而富有沖擊力的視覺表達,到抽象而富有哲學意味的創意構思,再到自然主義的細膩與真實,每一種風格都在以獨特的方式挑戰傳統,突破界限。同時,前沿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廣泛應用,正為設計帶來全新的可能性,促使我們重新審視對設計的固有認知。
跟隨雅黑一起探索2025年十大平面設計趨勢:
NO1. 概念與抽象
在當今視覺信息泛濫的時代,設計領域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傳統設計往往依賴于具象的形狀和明確的視覺元素,這種形式雖然直觀,卻常常受限于現實的邊界,難以觸及更深層次的情感和思想。然而,抽象設計的興起,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它以一種富有創意的方式擺脫了傳統形式的束縛,無需借助可識別的形狀來表達想法。
抽象設計的魅力在于它為個人解讀留出了廣闊的空間。它摒棄了具象的限制,轉而通過色彩、線條、形狀和紋理的自由組合,創造出一種開放性的視覺語言。這種語言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解讀,而是允許觀眾根據自己的經驗、情感和想象力,賦予作品獨特的意義。設計師通過抽象的形式,能夠以一種更直接、更純粹的方式與受眾建立聯系,引發共鳴,激發思考。
這一趨勢的興起并非偶然。它與數字工具和社交媒體的飛速發展緊密相連。在數字時代,我們的視覺感官被海量的圖像和信息不斷轟炸,傳統設計的表達方式逐漸顯得單調和無力。抽象設計以其復雜而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新穎的選擇。它既能夠滿足人們對視覺刺激的需求,又能夠在復雜中保持一種簡潔和易于理解的美感。這種平衡使得抽象設計在現代設計語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和吸引力的風格。
NO.2 敘事性動畫
敘事性動畫已經從簡單的動態圖形,用于吸引注意力,演變成平面設計和網頁設計中的核心力量,它在2025年將繼續流行。最初,動畫僅用于為靜態視覺元素注入生命,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它已經變得更加精致,并成為提升用戶體驗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5年的動畫與2024年相比,最顯著的區別在于超逼真且表現力強大的動畫的興起。人工智能工具在2024年已經嶄露頭角,但在2025年將實現重大飛躍,影響動畫的風格本身,生成復雜、流暢且近乎逼真的動畫,即使這些動畫是抽象的。這種技術進步為設計增添了新的精致感,使動畫能夠捕捉到一年前還難以實現的真實感。

2025年的動畫風格更加注重流暢和自然的運動,摒棄了過去尖銳、僵硬的表現方式。借助改進的矢量動畫和實時運動模糊技術,即使在簡約的設計中,也能實現逼真的效果。這種趨勢不僅提升了視覺體驗,還增強了用戶與設計之間的互動性。
NO.3 情感驅動的角色
在設計領域,角色一直具有講述故事、傳遞情感的力量,而在2025年,它們將成為與觀眾建立情感連接的關鍵。無論是古怪、嚴肅還是俏皮的角色,精心設計的角色能夠迅速為項目定下基調,其情緒、表情和行為直接影響觀眾對設計的感受。
隨著2D和3D動畫技術的不斷進步,角色的動作和情感表達變得更加自然和逼真。它們不僅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微妙方式傳達情感,還能通過流暢的動作和反應增強設計的親和力與人性化。這種趨勢在網頁設計、平面設計以及動畫領域尤為明顯。例如,在網站設計中,動畫角色可以引導用戶完成流程,為界面增添趣味;在平面設計中,角色則為包裝和社交媒體活動注入活力與溫暖。

此外,AI技術在角色設計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AI不僅能夠生成角色的初步草稿,還能根據觀眾喜好和情感需求進行優化,進一步提升角色的吸引力和親和力。這種技術與創意的結合,使得角色設計在2025年更加注重情感共鳴,幫助設計行業與觀眾建立更緊密的聯系。角色設計在2025年將成為設計中不可或缺的情感紐帶,通過生動的表情、自然的動作和富有表現力的情感,讓設計更具人性化和吸引力。
NO.4 自然新主義
自然新主義是一種設計趨勢,為自然美學帶來了轉折。它將時尚、現代的設計與樸實的元素相結合,營造出既精致又接地氣的外觀。受過程藝術、后極簡主義和簡約生活的啟發,這一趨勢崇尚簡約,同時增添了一抹自然的原始之美。

傳統的自然主義通常側重于對自然的現實描繪,而自然新主義則采取了更抽象的方法。它常使用使用黑色、白色、赤土色和深綠色等大地色,設計更加時尚、簡約。比如:包裝和產品設計可以受益于自然紋理和柔和的色彩,賦予觸覺品質,與趨勢對自然美的關注產生共鳴。

NO.5 復古風潮 call back

設計師們從復古元素中汲取靈感,如醒目的排版、復古的配色方案和老派的電腦美學,但通過更流暢的動畫、更清晰的線條和高分辨率的視覺效果對其進行更新。簡而言之,“復古新風”風格就是將老派風格與當今技術相融合。 2025年,復古趨勢將更上一層樓,對新粗野主義、新迷幻主義以及受20世紀早期和中期動畫啟發的卡通風格插畫進行更精致的演繹。

2025年,復古風格在平面設計中通過采用大膽的形狀、塊狀布局和復古配色方案得以體現。想象一下20世紀80年代的海報或70年代的專輯封面,以毫不掩飾的排版和更簡潔、銳利的線條重新演繹。
NO.6 個性化設計
個性化是一種營銷工具,可幫助品牌微調其廣告和消息,以便更好地與特定受眾建立聯系。在平面設計中,這意味著打造能夠直接與個體用戶對話的視覺效果,自然而然地使設計顯得個性化,而非千篇一律。
2024年,個性化就已經很重要,主要集中在基于廣泛類別(如人口統計、位置或過往購買記錄)的定向投放。這種方式有效,但很多時候相當靜態。人們會看到根據其大致個人資料(如他們之前點擊的內容或居住地點)進行個性化的內容,但它并不會根據他們實際的互動方式實時變化。 2025年個性化設計的不同之處在于向行為驅動型設計的轉變。

人工智能驅動的定制:現在能夠跟蹤用戶的滾動、點擊方式或在某些元素上花費的時間,然后即時調整界面。這包括布局、配色方案或內容類型,一切都可根據人工智能從用戶當前體驗中所學到的內容進行改變。
預測用戶需求:如果有人對某些內容或視覺效果有明顯偏好,人工智能可以預測這一點,并在他們甚至還未意識到自己想要之前就提供相關內容。這幾乎就像網站或應用程序能讀懂他們的心思。
實時界面調整:新工具可根據用戶的行為,甚至他們似乎所處的情緒狀態,實時改變用戶界面。例如,如果有人快速瀏覽網站,設計可能會簡化,只顯示關鍵內容。如果他們不緊不慢,設計可能會在他們探索時提供更詳細的選項或更豐富的內容。
實時反饋循環:如快速投票、點擊跟蹤或熱圖等。然后設計可根據這些即時數據進行調整。 網頁設計在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網站不再是靜態的,而是根據訪問者的不同而變化和適應。這包括根據過往購買記錄推薦產品,或調整主頁以匹配用戶的瀏覽習慣。
NO. 7 極簡風美學
極簡主義設計自誕生以來,一直以其簡潔、清晰的特點深受用戶喜愛,而到了2025年,它已經從最初的減少雜亂,發展為一種充滿活力且絕不枯燥的美學理念。如今的極簡主義設計不僅保留了簡潔的核心,還通過巧妙的交互元素、流暢的動畫和細膩的色彩層次,為用戶帶來更具吸引力和驚喜感的體驗。

在網頁設計中,極簡主義以大量留白空間、清爽的白色背景和簡潔的線條為基礎,搭配流暢的滾動動畫和交互式設計元素,讓頁面在保持簡潔的同時充滿生機。這種設計不再用過多信息和視覺效果轟炸用戶,而是通過一次聚焦于一個關鍵元素,引導用戶的注意力,同時通過懸停效果、視差滾動等交互功能,增加設計的趣味性和深度。

2025年的極簡主義設計在色彩和排版上也更加精致。配色方案更加細膩,運用漸變和微妙的色調來增加層次感,而字體設計則更具創意和個性,既保持了簡約,又不失獨特性。這種趨勢的魅力在于將簡約轉化為動態的呈現,通過現代工具和技術,讓極簡設計融入更多互動性和視覺吸引力。
在用戶體驗方面,極簡主義設計通過優化布局、減少干擾,讓用戶能夠更輕松地瀏覽和理解信息。它不僅適用于高端品牌、奢侈品和科技初創公司,還廣泛應用于需要強調視覺美感和功能清晰度的項目,如SaaS平臺、投資組合網站或以產品為中心的在線商店。
NO.8 數據可視化 Up Up

下一代數據可視化是一種更為復雜的趨勢,由數據可視化領域的一些微觀趨勢共同構成,傳統的靜態圖表和儀表板正逐漸被動態、沉浸式的所取代。這種數據可視化的演變將圖表融入應用程序的各個部分,因此你不再只是盯著屏幕上的數字,而是能夠實時且結合上下文與數據進行交互。
定制也是這一趨勢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戶現在可以創建自己的圖表,從小部件中進行選擇,甚至將數據直接固定到他們的主頁。這種級別的個性化意味著用戶可以深入了解對他們最重要的細節。隨著AI和機器學習的進步,數據分析現在更具對話性。
NO.9 創意人工智能設計
AI的另一個重要優勢在于其學習和適應能力。它可以根據用戶反饋和設計趨勢不斷優化建議,為設計師提供更具創意的靈感。這種智能化的設計輔助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推動了設計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2025年AI在設計中的應用已經從工具層面升級為創意伙伴,它不僅提升了設計效率,還為設計師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幫助他們在技術與創意的融合中找到新的突破。
NO.10 創意字母排版
在2025年,創意字體正將排版藝術推向令人激動的新領域,設計與藝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為視覺傳達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過去,復雜的展示字體常因可讀性差而被忽視,但如今,它們正轉變為富有創意的藝術作品,兼具視覺沖擊力與實用性。現代展示字體和裝飾字體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平淡無奇,而是通過模仿自然紋理(如巖石的粗糙質感或水彩的流動性)、借鑒日常物品和傳統繪畫技巧,為設計增添更多個性。
這種趨勢不僅體現在字體的視覺效果上,還在于其對用戶體驗的提升。在網頁設計中,創意字體通過獨特的風格和動態效果,使文本成為視覺體驗的核心部分。在UI/UX設計中,創意排版以俏皮或優雅的方式增強用戶交互體驗。此外,可變字體和定制字體的興起,為設計師提供了更多靈活性和個性化選擇,滿足不同品牌和項目的獨特需求。